Another Year (一年未緣, 2010)
導演
Mike Leigh
演員
Jim Broadbent, Ruth Sheen, Lesley Manville, Oliver Maltman, Peter Wight, David Bradley, Karina Fernandez, Martin Savage
連結
imdb link
簡介
現代, 英國倫敦~ 地質學家 Tom (Jim Broadbent 飾) 與心理學家 Gerri (Ruth Sheen 飾) 是對恩愛老夫妻, 閒來會招呼妻子的花痴中女同事 Mary (Lesley Manville 飾) 和酗酒寡佬 Ken (Peter Wight 飾) 到家中作客~ 漸入中年的兒子 Joe (Oliver Maltman 飾) 忽然帶開朗女友 Katie (Karina Fernandez 飾) 回家, 一家人談笑風生, 好不愉快, 卻讓對 Joe 有意的 Mary 暗自心傷~ Tom 的哥哥 Ronnie (David Bradley 飾) 新近喪妻, 一家人前往吊喪, 卻遇上他的暴躁兒子 Carl (Martin Savage 飾)~ Ronnie 到倫敦跟 Tom 一家暫住, 失意的 Mary 登門造訪, 頓成為礙事的不速之客~
評語
假如 “寫實” 意味著描寫沒有大起大跌, 沒有奇跡災難的平凡日常生活, 那麼寫實的電影恐怕都是略為悲觀而無情: 畢竟這世界有著各種各樣的不幸, 活在幸福快樂中的人只屬少數~ 英國導演 邁克李 在最近兩部電影卻一反寫實電影關心悲劇小人物的常態, 把鏡頭對準一些愉快無憂的人們~ “Happy-Go-Lucky” (快樂小小姐, 2008) 的主角是開朗樂觀, 經常笑不攏嘴的大女孩 Poppy, “Another Year” 則圍繞 Tom 和 Gerri (這名字套在這對經常一唱一和的夫婦身上最合適不過) 的幸福小康中產家庭, 看他們在一年四季的生活點滴~
這兩部電影都在探討這些快樂人與別不同的生活態度, 為甚麼他們可以比別人愜意, 活得無憂無慮~ 更有趣 (亦更殘酷) 的是, 導演似乎在暗示一個人是快樂或是憂傷, 不僅取決於個人的智慧和抉擇能力, 更大程度亦取決於每個人先天的性格和後天培養的世界觀~
看片首失眠女病人 Janet, 不難猜到她現在鬱鬱不歡, 如在煉獄般的生活, 是因為舊日一連串錯誤的決定加上她的悲觀思想所致~ 現在她已是一把年紀, 再沒有時間和青春重新開始, 在困局中找不到出路~ 這點無助感亦可見於 Mary 一角~ 雖然她自稱是個樂觀派 (“I’m very much a glass-half-full kind of girl.”), 但卻也過著寂寞寡歡的生活~ 從她的自白中可知這是因為她過去一連串不智的決定: 年少結婚時婚姻失敗, 後來再婚又選錯對象被拋棄~ 再看她買車的遭遇, 大概就是她一生中許多錯誤決定的典型例子: 對汽車一竅不通的她被賣家當成羊牯, 她自己亦不會好好駕駛, 落得被扣分罰款, 最終得不償失~ 至於酗酒胖漢 Ken 則更加不堪, 事業不盡如意, 一把年紀苦無伴侶, 個人興趣嗜好欠奉, 就連 Mary 亦對他表示嫌棄~
從片首 Gerri 對 Janet 不太熱心的態度 (臨別時說 “I’ll be here, but it’s up to you. No pressure.”), 及在片末希望趕走突然造訪的 Mary 兩幕, 很容易挖苦地批評 Tom 一家人是不知人間疾苦的虛偽中產, 正如不少人批評 “Happy-Go-Lucky” 的 Poppy 是個超現實的童話角色~ 但殘酷的現實是 Tom 一家人已是自得其樂, 加上最近有同樣風趣活潑的新成員 Katie 加入, 他們根本不需要生活空洞, 不易相處的胖漢 Ken, 自然更不需要終日怨天尤人, 暗裡打兒子主意的 Mary~ 電影最後一個鏡頭遊走在餐桌之間, 最終停在一臉愁容的 Mary 臉上, 導演更漸漸抹掉環境聲音, 讓她名副其實地落入身處人群中的孤寂~ 多番遇人不淑的 Mary 無疑是位可憐的角色, 但在這別人安享天倫之樂的時刻, 她亦確是格格不入的外人~
就算無法掌握命運, 至少也可以嘗試改變自己的言行和世界觀~ 要成為憤世嫉俗的 Carl, 或是麻木失語的 Ronnie, 抑或是甚麼事情也可以說笑的 Katie, 某程度上個人可以作出選擇~ 片名 “Another Year” 和按四季分成四個章節的結構, 固然有周年復始, 生生不息的意味, 但要是個人不從過去的失敗中汲取教訓, 不在心態上作出正面的調整和改變, 一年也不過是重覆的循環, 快樂的人將繼續快樂, 鬱悶的人也將繼續鬱悶~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