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it Through the Gift Shop (2010)
導演
Banksy
演員
[documentary]
連結
imdb link
www.banksyfilm.com
簡介
現代, 美國洛杉磯~ 法國移民 Thierry Guetta 是位錄像發燒友, 無時無刻手提攝錄機拍下身邊一切~ 偶然機會下 Thierry 認識街頭塗鴉藝術, 從此鍥而不捨追拍各地不同街頭藝術家的創作經過~ Thierry 多年來拍過眾多著名街頭藝術家, 錄像庫獨欠身份神秘的 Banksy~ 經友人介紹下二人終於相識, Banksy 更慷慨讓 Thierry 隨隊記錄自己的工作情況~ 只是 Banksy 發現 Thierry 剪輯的90分鐘紀錄片 “Life Remote Control” 雜亂無章, 不堪入目, 於是決定把鏡頭轉過來, 讓 Thierry 變成紀錄片的主角, 並鼓勵他進行街頭創作, 化名 Mr. Brainwash 舉辦大型藝術展~
評語
看過 Thierry Guetta 從錄像發燒友變身成知名街頭藝術家的故事, 第一個問題大概是: 這到底是一段曲折離奇的奇人怪事, 還是一個設計精密周詳的惡作劇? 網 上 媒體議論紛紛, 有人細心分析故事中的破綻, 有人指本片是一部 “惡作劇紀錄片”, 甚至有人猜測 Thierry Guetta 就是 Banksy 本人~
“Art School Confidential” (2006), “Achilles and the Tortoise” (阿基里斯與龜, 2008) 等電影早已諷刺過現代藝術圈子荒謬的運作模式, 藝術作品如游水海鮮的金錢價值, 追趕潮流而虛偽的傳媒和藝術收藏家, 但震憾力都遠不及 Banksy 把這些諷刺帶到現實世界~ 在他的監督下 Thierry Guetta 化身成噱頭多多的 Mr. Brainwash, 設下大型藝術展作為舞台, 讓傳媒, 城中名人和慕名而來的市民共同合演一齣鬧劇~ Mr. Brainwash 的作品明顯充滿 Andy Warhol, Banksy, Shepard Fairey 的影子, 而且他本人似乎不太參與創作, 作品往往只是聘請工匠用 Photoshop 作一點加工製成, 但在強勢宣傳和名人效應下, 他的作品在藝術展和拍賣會上都順利成為熱門的收藏對象~
片名 “Exit Through the Gift Shop” 所指就是現今普遍藝術館和博物館的設計, 遊人在參觀展品過後必須經過精品店才能離開, 務求吸引遊人購物消費, 暗示藝術今天如何被商品化~ 作為本來免費供大眾欣賞的街頭藝術, Banksy 這惡作劇正好展示在題材和表達形式均帶反動性的街頭藝術, 如何沾上一身銅臭, 被歸邊到高尚藝術圈子之中; 一位無甚才華的偽術家, 如何在盲目的吹捧和宣傳下成為炙手可熱的流行偶像, 令一眾潮男潮女和藝術收藏者趨之若鶩~
Mr. Brainwash 大受歡迎, 連帶那部被貶為 “不堪入目” 的電影 “Life Remote Control” 現在在網上亦設有官方網站和 youtube 頻道, 粉絲們可以加入電郵清單緊貼DVD發行情報~ 這90分鐘快速影像轟炸, 呼應 Mr. Brainwash “給大眾洗腦” 的創作理念, 經包裝後大可以理解為 “以隨機拼合轉瞬即逝的流行影像, 比喻現代人的不安和浮躁”~ 在這個甚麼都可被視作藝術, 甚麼都可以援引理論分析的年代, 無論是平民百姓, 富豪貴族, 還是知識分子, 在金錢上和精神上都忙於尋找最新鮮的東西盡情消費~ 若果這部難分真假的紀錄片起初只是個惡作劇, 這個小玩笑現在大概已膨脹到連背後的策劃者亦始料不及的地步~
Oscar 當晚,兩位主席大概提了十幾次 Banksy…
《阿基里斯與龜》我在那年的電影節看過呀,北野武演的「惡搞藝術家」當真諷刺,老婆為他涯生涯死,所有錢用來support他搞「藝術」;女兒當上援交,還問她拿錢,來搞他的「藝術」;命都唔,都要搞「藝術」…
re: Sunny
只聞其名, 不見其人呢~
《阿基里斯與龜》演的藝術家總是不斷跟潮流, 卻永遠慢人一步, 這也有點在諷刺藝術潮流轉變之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