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草地上
未命名
2010 / Poch Records
早幾天看 甜梅號 在香港的現場演出, 卻不知道暖場樂隊就是久別八年再次發片的 在草地上, 聽他們即場以直截了當的搖滾樂, 跟當晚徘徊暴烈與溫柔, 感情反覆起伏的後搖滾音樂有著鮮明的對比~ 散場時順手買了他們很有港式風味, 以大舊叉燒close-up作封面的新大碟, 回家播上一遍, 沒想到是出奇動聽~
記得上一張 “微笑” EP 裡, 在草地上 還是一隊清新可人, 歌詞帶點曖昧, 誠然未算非常突出的二人木結他組合, 這張大碟卻來一次大蛻變, 雖然主要仍由 Mable 和 阿銘 二人搭檔, 但卻展示出風格多變, 豐富多姿的新一面~
在草地上 在 “未命名” 染指 noise-rock, punk, post-punk, new wave 等不同領域, 歌詞有時陽光正面得像社區中心的不知名青年樂隊, 有時像早期港式搖滾般地道世故, 有時卻如 My Little Airport 帶點諷刺味道~ 這二人組合與別不同之處, 在於他們的歌曲旋律確實琅琅上口, 沒有讓歌詞或樂風喧賓奪主, 亦不會過度沉溺拖長, 全碟十一曲也不過30分鐘, 讓作品保持搶耳而精煉~
開場的純音樂 “未” 奏出 Doves 那種宏大遼闊的氣氛, 隨之而來的 “目的地” 也甚有這感覺, 只是中段卻殺出全攻型的激動噪音轟炸, 還有一段有如來自 Joy Division 遺作 “Ceremony” 的bridge, 滿有驚喜~ Joy Division 相信是 在草地上 的心頭好, 結尾曲 “保重 (後會有期版)” 簡約鋪陳便頗有 Joy Division 名曲 “Atmosphere” 的影子, 但歌詞卻是充滿希望, 非常正面~ 相比之下, 開宗明義走 post-punk 路線的 “多吃蔬果” 則跳脫活潑, 像是 Franz Ferdinand 一類第二代後崩樂復興份子~
試試重型搖滾的 “回來” 一開始便是大合唱式高潮, 叫埋老豆分享也不覺俗套~ “加加減減” 有如 “半斤八両” 的地踎歌詞, 趕上最近城中最低工資的討論熱潮, 也有早年 許冠傑 那種草根搖滾的風味, 但當然歌神造夢也奏不出副歌那段爽勁精準的噪音爆發~
“樂音艷霞” 開首幾個唱得不太到位的低音是點點失手, 但全曲有如 Jesus & Mary Chain 的背景噪音編排足叫人愛上~ 以 doo-wop 唱 bossa nova 節奏的 “小心輕放”, 輕快純真不遜 At 17, 緊接其後的 “We Are Reality” 不停 “頂住頂住” 疲勞轟炸, 卻又強悍得有趣可愛~ 大碟結尾還有一首甚是動聽的隱藏鋼琴ballad, 這樣充實豐富, 不矯揉造作的港產唱片, 怎能不讓人興奮?
我都有去睇甜梅號喎朋友
re: dosss
甜梅號 個show好好啊, 音響亦得, 點解得咁少人?
唔通要外國o野先馨香? -_-
exactly….得二三萬票房收入,點做?
個場幾好呀, 最緊要係有得坐, 老人家企住睇show好辛苦架…..
re: dosss
坐唔坐我又冇咩所謂 (雖然都要認老喇), post-rock 坐都okay, 但如果 rock band 個個坐定定Q埋手又會幾搞笑~ 當晚個場講真有d冷清, 坐我靠離對情侶仲中途離場添, 唉, 香港搞非主流o野都係難撈呀~
我都有去看啊!
這麼少觀眾我覺得很可惜啊!!
可能是宣傳不足吧!!
re: 米
似乎外國樂隊比較受歡迎… 原來你也是樂迷耶~
我也有聽出ceremony那段riff!聽的時候真的是驚喜了下!
re: Eugene
這張唱片很好聽啊, 沒有多餘的東西, 很爽快~ 相信很多喜歡獨立音樂的人都喜歡JD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