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邪西毒終極版" (Ashes of Time Redux, 2008)
第三十三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將於3月1日開始接受郵購及網上訂票, 詳情請參閱官方網站~
一如往年, 筆者在此選出20部心水作品, 供各位同好參考 (按電影英文名稱排列)~
“二十四城記” (24 City, 2008) by 賈樟柯
“站台” 主要場景並不在站台, “世界” 沒有真的暢遊世界, “二十四城記” 自然也不是說歷史名城, 那只不過是個新建的地產樓盤~ 在中國破舊立新, 迅速發展的同時, 慶幸還有 賈樟柯 為我們留下一幅幅大時代小人物的窩心寫照~ 日本官網
“Adoration” (虛擬虛憶, 2008) by Atom Egoyan
上回 “Where the Truth Lies” (赤祼真相, 2005) 的色慾謀殺案, 對這位加拿大導演來說絕對是大材小用~ 疑幻疑真從來是他的拿手好戲, 近年更叫人思考科技與電影的關係, 繼上次在 “To Each His Own Cinema” (給康城的情書) [2007] 用手機轉播 德萊葉 的名作, 今次以自拍短片上載上網為題~ 官網
“東邪西毒終極版” (Ashes of Time Redux, 2008) by 王家衛
王家衛 的電影從來版本眾多, 剪完又剪, 但好像今次打正旗號重新包裝再次推出倒是罕見~ 假如 “My Blueberry Nights” (藍莓之夜, 2007) 的藍莓批不夠味道, 這個飛沙走石的終極武林陣, 相信能夠滿足各影迷的胃口~ 官網
“The Beaches of Agnes” (沙灘上的華妲, 2008) by Agnes Varda
筆者從來比較喜歡左岸派的導演, 對 Agnes Varda 的作品更是偏愛~ 難得她的劇情片和紀錄片同樣出色, 給丈夫拍的 “Jacquot de Nantes” (童年拾趣, 1991) 固然精彩有趣, 現在也是時候為自己拍些回顧一生的片段了~
“Birdsong” (三王來朝, 2008) by Albert Serra
有看過西班牙導演 Albert Serra 前作 “Honour of the Knights” (唐吉訶德, 2006), 應該都領教過他那種極簡約地重演著名故事的乖張手法~ 今次再次挑戰經典, 對像居然是東方三博士攀山涉水朝拜聖嬰的故事~

"二十四城記" (24 City, 2008)
“Che” (捷古華拉, 2008) by Steven Soderbergh
只能以 “巨構” 來形容的4個半小時長篇作品, 相信也只有不忘理想的荷里活導演 Steven Soderbergh 才有實力 (和財力) 完成這工作~ 當然, 此片也是讓 Benicio Del Toro 盡情表現演技的獨腳秀~ 官網
“A Christmas Tale” (聖誕物語, 2008) by Arnaud Desplechin
即使沒有看過 Arnaud Desplechin 上一部一致叫好的 “Kings and Queen” (國王與王后, 2004), 也該會被本片的五星級陣容吸引~ 他這部橫掃凱撒獎的新作, 無疑是法式藝術電影的最佳代表~ 官網
“孔夫子” (Confucius, 1940) by 費穆
昔日一提到 費穆, 向來只會 (只能?) 說一部 “小城之春” (Spring in a Small Town, 1948), 今次有機會在大銀幕看看他另一部失傳已久, 最近才重見天日的電影, 機會實在非常難得~
“Four Nights with Anna” (與安娜的四個晚上, 2008) by Jerzy Skolimowski
廣被拿來跟王家衛的 “重慶森林” (Chungking Express, 1994) 作比較, 不過筆者倒是因為看過 Skolimowski 幾部早期波蘭電影, 才會對他這部久休復出, 以祖家語言拍攝的新作如此期待~ 官網
“Hunger” (大絕食, 2008) by Steve McQueen
去年其中一部廣受影評人推祟的作品, 奪得康城影展金攝影機獎的作品, 在英國本土亦是屢屢獲獎~ 故事取材自1981年愛爾蘭共和軍成員 Bobby Sands, 在獄中絕食至死的事跡~ 官網

"Four Nights with Anna" (與安娜的四個晚上, 2008)
“Lake Tahoe” (墨西哥幾點, 2008) by Fernando Eimbcke
筆者早前寫過這位墨西哥新貴師承 占渣木殊 和 小津安二郎的處女作 “Duck Season” (2004), 他第二部作品的中文譯名索性幽 蔡明亮 一默, 大概應該都猜到內裡會是如何模樣吧~
“Liverpool” (利物浦, 2008) by Lisandro Alonso
阿根庭導演 Lisandro Alonso, 在先前的三部曲已確立了他那種淡化劇情描寫一個人在途上的獨特風格~ 今次專注的這位人物, 是位在飄泊大海多年重回家鄉的海員~
“Maradona” (踢爆馬勒當拿, 2008) by Emir Kusturica
馬勒當拿 未必是世上最佳足球員, 但他的一生毫無疑問非常傳奇~ 當他遇上拿過兩次金棕櫚獎的 Emir Kusturica, 自然得出一部精彩有趣的紀錄片~ 法國官網
“My Dear Enemy” (愛情回水一日遊, 2008) by 李胤基
去年曾撰文談過 李胤基 一系列以女性為題的電影, 文中提及那部找來康城影后 全度賢 主演的電影現已出爐, 她更搭上了在 “Breath” (呼吸, 2007) 演丈夫的 何正宇~
“天水圍的夜與霧” (Night and Fog, 2009) by 許鞍華
顯然是 許鞍華 上一部 “天水圍的日與夜” (the Way We Are, 2008) 的姊妹作, 描寫這小小城鎮一些較黑暗的故事~ 雖然前作表明這個新市鎮裡大多數人都在平靜地生活, 但這裡的確有發生過這麼一宗可怕的倫常慘案~

"Of Time and the City" (城市流光, 2008)
“Of Time and the City” (城市流光, 2008) by Terence Davies
英國導演 Terence Davies 經過幾部只叫好但不太叫座的電影後, 回到祖家利物浦, 懷念這個曾經漂亮美好的地方~ 在別人眼中, 披頭四樂隊是利物浦的代表, 但在導演眼中卻是這城市墮落的開始…? 官網
“Shirin” (雪馨, 2008) by Abbas Kairostami
伊朗大師 基阿魯斯達米 近年的電影轉向形式上探索, 實驗性多於故事性~ 這部 “Shirin” 延續他替 “To Each His Own Cinema” 拍攝的那段短片, 只靜靜觀看女演員們七情上面的感情流露~
“Still Walking” (橫山家之味, 2008) by 是枝裕和
在老少咸宜的合家歡電影 “Hana” (花の武者, 2006) 後, 喜見 是枝裕和 重回淡淡描寫家庭生活和倫理關係的題材, 這部電影就連中名譯名也添上一陣 小津安二郎 的味道~ 日本官網
“Tulpan” (大耳無罪, 2008) by Sergey Dvortsevoy
哈薩克紀錄片導演的首部劇情片, 去年在影評圈中頗受好評, 是康城影展某種角度的得獎作品~ 看過波叔誤導惡搞的惹笑版哈薩克後, 也該看看這個中亞國家真正的風光了…
“Wendy and Lucy” (小露與我, 2008) by Kelly Reichardt
美國女導演 Kelly Reichardt 前作 “Old Joy” (2006) 已跟唱作人 Will Oldham 合作, 今次再度拍檔, 但主角已換成少女和小狗~ 正是那種簡簡單單, 沒甚麼驚喜劇情的電影, 但感情描寫將更見細膩~ 官網
除上述新片外, 另外還有多位導演的回顧展, 包括去年剛去世的日本導演 市川準 幾部難得一見的早期作品, 南韓名導演 俞賢穆 和他那部曾被選為南韓影史最佳電影的 “Aimless Bullet” (誤發彈, 1961), 第三回 英瑪褒曼 早期及晚期舊作重溫 (這位影壇巨人的出品實在太多啦), 與及讓筆者翹首以待的 安東尼奧尼 作品全回顧, 連他少有在銀幕出現的中國紀錄片亦在播放之列~
電影節的小冊子翻了幾遍, 居然找不到去年叫好叫座的瑞典人氣殭屍片 “Let the Right One In” (2008), 以色列戰爭動畫片 “Waltz with Bashir” (2008), 鬼才編劇 Charlie Kaufman 的 “Synecdoche, New York” (腦作大業, 2008), 還有筆者偏愛的阿根庭女導 Lucrecia Martel 新作 “the Headless Woman” (2008)… 相信至少要等到夏天的Summer Pops電影節了~

"L’Avventura" (迷情, 1964)
我行過這麽多blog ,只是得你一人提 of time and the city 咁大把。
你點看 cairo station 呢?
我自己只想看 呢2部加孔夫子。
Jerzy Skolimowski就係Eastern Promise中Naomi Watts那位口直心快的叔叔.
re: shirlie
我比較濫, 很多都想看看~ 如果喜歡老片, 應該也會有興趣看看那幾部默片?
re: Agnes
嗯嗯, 早前追看了他一些在美國拍的電影, 都很不錯啊~
默片不是不好,但hans richter 的片分鐘數有點搵笨。
呢期電影節真的很難揀片。
re: shirlie
好看的長短也沒關係, 不好看的要看數小時也只是種折磨~
不過, 我說的是這些默片~
Waltz with Bashir
3月19日上正場呀~
re: Adam
剛寫好這篇之後收到bc的宣傳電郵, 裡面就有提到 “waltz wth bashir”, 謝謝你的提醒噢~ 嗯, 不知道你會否去看電影節的電影呢?
第一部好看,第二部 ok,第三部不看也罷。
理由是:
如果 wings 和 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 來比,一定是後者拋離前者幾十個身位。
你好史上F-word出现频率最多是哪部影片?
re: dunkmm
可以看看這篇噢, 不過連紀錄片在內的話據說應是這部~
蘋果日報前日有段訪問王家衛復修”東”片的詳細…
re: g
借問聲, 有無link? 看過外國的報道和訪問, 反而沒看過中文的… 有點諷刺…
電戲道:終極解構 東邪西毒
http://appledaily.atnext.com/template/apple/art_main.cfm?iss_id=20090314&sec_id=462&subsec_id=830&art_id=12490813
http://news.sina.com/sinacn/506-104-103-107/2009-03-13/0157703089.html
這篇和蘋果日報那篇很接近
是王在北京師範大學座談的報導, 不是訪問..sorry.
推一下這篇
東邪西毒迷寫的
http://blog.udn.com/dicksu0532/2723541
還挖出當年台灣上映時的報紙廣告呢!(廣告也可看出多年前好萊塢片讓未入侵時的戲院盛況…..)
另外報紙上的文案也頗經典 超老派的
re: g
謝謝你的連結, 看完這兩個訪問有點未夠喉~~~
re: Natacha
謝諀你的連結, 有王迷搞這種驗屍式的對照真是最好不過(有截圖更好啦), 自問原裝版本的《東邪西毒》我已記不得細節了…
[...] “Lake Tahoe” (墨西哥幾點) [2008] by Fernando Eimbcke 筆者早前寫過這位墨西哥新貴師承 占渣木殊 和 小津安二郎的處女作 “Duck Season” [2004], 他第二部作品的中文譯名索性幽 蔡明亮 一默, 大概應該都猜到內裡會是如何模樣吧~(…閱讀全文) [...]
好久不見
本人有幸在法國看到Albert Serra的Birdsong
心得寫於blog
接下來也要上映Charlie Kaufman的新片
法國的作者電影資源果然比較多呀
re: 雍小狼
湊巧今晚也看了”birdsong”, 還有它的製作特輯”waiting for sancho”, 導演更真人現身~! 他說的拍攝方法很特別, 稍後撰文再談~
原來你到了法國留學! 太令人羨慕啦, 請在網誌多介紹今天法國的面貌, 當然還有她的電影~
Last nite watched Shirin, guess I missed the “Meet the Audience” session due to unclear instructions of the usher at Taikooshing.
http://www.reuters.com/article/reviewsNews/idUSN2933629320080829
This article revealed some details about the shooting skills, how interesting!
re: g
yeah I’ve read about “shirin” somewhere else, and it’s a really interesting concept indeed~ I’m going to the last screening on 5 April… wait a second, you mean Kiarostami actually APPEARED after the screening?!?
I saw “ashes of time redux” yesterday and poor Wong Kar-wai was booed without saying a word on stage, as the screening was delay for some 45 mins (though i doubt if it’s his fault)… um… I guess artists are usually not welcomed in their homeland?
What a data of un-ambiguity and preserveness of precious familiarity concerning unpredicted feelings.
As the admin of this web page is working, no doubt very rapidly it will
be well-known, due to its featur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