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ce (一奏傾情, 2007)
導演
John Carney
演員
Glen Hansard, Markéta Irglová
連結
imdb link
www.foxsearchlight.com/once
簡介
現代, 愛爾蘭都柏林~ 一位在街頭彈結他唱歌的中年唱作人, 在街上表演時認識了一位懂彈鋼琴的年輕捷克女移民, 兩位各懷心事的音樂人在相處中漸對對方萌生好感, 並藉著音樂互相支持~ 最後男生在離開都柏林之前, 聯同女生和其他街頭演者走進錄音室, 灌錄一張屬於他們的唱片~
評語
2007年美國本土其中一個小小的票房神話, 就是這來部自愛爾蘭的音樂愛情小品 “Once”~ 電影2007年年初在 Sundance 電影節獲得世界電影觀眾獎 (即是人氣獎), 同年5月在美國公映, 單是美國已錄得超過900萬美元的票房, 還未計算電影原聲大碟和DVD等周邊商品~
電影幕後的故事, 甚至比幕前的更加精彩有趣: 導演 John Carney 曾是愛爾蘭樂隊 The Frames 的低音結他手, Glen Hansard 就正是這樂隊的主音, Markéta Irglová 則是早前 Glen Hansard 遊捷克時認識的女生, 二人先前已在音樂上合作過~ John Carney 早來想找差點成為搖滾樂手的 Cillian Murphy 來演片中的男主角, 不過最後遭到拒絕, 於是便索性請 Glen Hansard 粉墨登場, 親自演繹他所創作的歌曲~
拿著僅16萬美元的成本 (大部分由愛爾蘭政府電影局資助), 起用非職業演員, 全片以手提方式拍攝, 在自然光下連打燈的工夫也省掉, 於短短17日內完工, 連導演的自家私錄像也用來當作片中主角的回憶片段, “Once” 活脫脫就是小本電影製作的範例~
“Once” 以平鋪直敘的方式說故事, 拍攝方法亦簡單得有點業餘的感覺, 很多時候原汁原味地呈現片中人夾 band 唱歌和錄音的情景, 索性以音樂代替語言說話~ 電影最成功之處, 亦正是這種貼近小人物現實生活的私錄像式親暱感, 片中男女主角甚至沒有透露名字, 更顯二人在生命中如過客般萍水相逢, 在互相鼓舞中重拾生活動力的溫馨感~
電結尾並不是有情人終成眷屬的粉紅色結局, 畢竟二人的背景也挺複雜, 並不容易放下各自沉重的過去~ 這一次, 倒是現實世界比電影更加浪漫: Glen Hansard 真的跟比他年輕18年的 Markéta Irglová 成為戀人, 戲院外才找到大團圓結局~
bye,地球人。
不談電影談劇照。年前得到一張構圖類似的黑白照,有興趣的不妨找我。
祝新年好。
re: Mars
?滩?~
re: 肥力
好啊, 可以send給我看看嗎? 謝~
可惜香港冇上la. 鍾意聽歌的情侶實啱睇.
唯有買返碟.
re: Kelvin
美國都係上年先上, 可能香港今年上呢, 你知香港通常都係慢幾拍… 其實唔特別鍾意聽歌的情侶都o岩睇, 幾溫馨ga~
很喜歡電影裡主題曲〈Falling Slowly〉那一段,竟然是如斯自然、簡單、直接。倆人走進琴行,坐下來、由一個 chord 開始、來個眼神、once、two、three,倆人連對方的名子也不知道,就開始了...
re: Sunny
嗯嗯, 我看這電影其中一個優點好處就是能以音樂代替說話, 省掉許多俗套的鋪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