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diac (殺謎藏, 2007)
導演
David Fincher
演員
Jake Gyllenhaal, Mark Ruffalo, Robert Downey Jr., John Carroll Lynch
連結
imdb link
www.zodiacmovie.com
zodiacfilm.blogspot.com
簡介
根據 Robert Graysmith 的非小說書 “Zodiac” 和 “Zodiac Unmasked” 改編~ 1969年7月4日深夜, 美國加州 Vallejo 市~ 一名不知名男子開槍襲擊一對在車上的年輕情人, 令一女生死亡一男生重傷~ 同年8月1日, 舊金山紀事報收得一封信件, 寫信人自稱是槍擊案的兇手, 並附上一幅隱藏自己身分的密碼圖~ 此後, 看似無跡可尋的兇案接連發生, 事後多家報館又再收到行兇者來信, 他自稱為黃道帶 (Zodiac), 連隨附上更多難以解拆的密碼圖, 並要求把密碼刊登在報紙頭版, 遂引起公眾恐慌~ 舊金山紀事報卡通插畫家 Robert Graysmith 和罪案記者 Paul Avery, 連同負責此案的警探 Dave Toschi 和 Bill Armstrong, 致力偵查黃道帶的真正身分, 但經過多年追查仍未能破案~ 事隔多年, 大眾和警方漸漸對此案失去興趣, 只有 Graysmith 仍決意要查明兇手的真正身分~
評語
考慮到美國導演 David Fincher 先前 “Se7en” (七宗罪, 1997) 和 “Fight Club” (搏擊會, 1999) 兩部故事難以置信地曲折離奇, 但氣氛和節奏皆處理得精彩絕倫的電影, 再想到當下主流荷里活大片著重的視覺刺激元素, 這部長達158分鐘, 故事平鋪直敘, 塞滿大堆對白, 鏡頭運用遠較平實的 “Zodiac”, 某程度上甚至可以稱得上是部帶點 “實驗性” 的古怪作品~
對黃道帶殺手略有所聞的觀眾, 都應該知道這宗連環兇殺案至今仍是不解懸案~ 既然導演自言希望忠實地展示 Graysmith 對事件所持的角度, 沒有私自對案件添加枝節, 那麼打從一開始便可知這是個沒能解開的死結~ 再說, 黃道帶雖然自稱殺人無數, 但如片中人所言, 很多案件可能只是他強充兇手 “領功”, 他真正親身犯下兇案可能只有聊聊幾宗~ 甚至, 黃道帶從沒有在片中露出真面目, 他幾次犯案過程分別由幾位不同的演員飾演, 以切合案中受害人所提供的證供, 可見電影沒有輕易排除兇案可能由不同人犯下的可能性~
這樣聽來, “殺謎藏” 的中文片名似乎最尾一字至為準確: 這裡沒有兵捉賊的緊張追逐和連場大開殺界的暴力畫面 (雖然那幾幕兇案重演處理得有點過分血腥), 唯有一位連環殺手一直藏在暗處~ 導演亦不像一般懸疑罪案片般渲染查案解謎的過程, 片中很多證供和證物都只是飛快地被呈示~ 其中, 教師夫婦破解黃道帶首封公開信的經過, 只是簡單一下剪接便被帶過~
與其說 “Zodiac” 是一部連環殺手電影, 不如說是對兇手窮追不捨的 Robert Graysmith (Jake Gyllenhaal 飾) 的人物傳記~ 導演花上大量時進行研究和訪問, 力求盡量真確地 (按照 Graysmith 的版本) 重現歷史事件, 片中以不斷跳轉的字幕準確交代時間地點, 感覺簡直像在翻閱一份份檔案紀錄~ 然而, 觀眾所知並不比 Graysmith 等人多, 電影後半段較冗長的節奏, 也正好反映出當事人處處碰壁的苦惱之處~
綜合全片橫跨數十年的查案過程, 簡單來說就是 Graysmith 半生對黃道帶真面目的一份執迷: 為了這幾乎跟自己無關的殺手, Graysmith 奉獻大量時間和精力, 不惜身犯險境, 甚至連妻兒也置之不理~ 當最初幾位致力破案的人的生活大受困擾而相繼退下火線, Graysmith 這份執迷不但沒有減退, 反而逐漸走向非理性的境地~ 他拜訪電影放映師時疑心生暗鬼地以為對方圖謀不軌, 後來認定 Arthur Leigh Allen (John Carroll Lynch 飾) 就是兇手, 無論如何也要確定兇手的身分, 更像是要肯定自己多年來付出的努力~
Fincher 的電影結局一向有出人意表的戲劇性轉折, “Zodiac” 結尾以字幕解說的手法雖然較為老套, 但卻有類似的效果, 不過這是一記現實的當頭棒喝: 先前花費大量時間明查暗訪, 四處乍現蛛絲馬跡的首席嫌疑犯 Arthur Leigh Allen, 最近經 DNA 測試證明並非真兇~ 於是, 這宗折騰查案者數十年的兇案, 真相至今仍隱沒在昔日落後的鑑證技術和執法人員混亂的溝通模式之中~
或許 “Zodiac” 也是對大部分從真實事件改編成的電影的諷刺~ 商業電影一向標榜的 “真實”, 向來是大灑金錢追求畫面上的逼真性, 塑造一個看來可信而具娛樂性的世界; 反觀 Fincher 在 “Zodiac” 耗費大量人力物力, 卻以這種鉅細無遺的逼真性來重塑你我身處那個並非凡事可解, 非凡案可破的混亂世界~
片中 Graysmith 和 Toschi (Mark Ruffalo 飾) 不約而同在戲院看的 “Dirty Harry” (1971), 正是一部取材自黃道帶案件的電影, 不過該片中奇連伊士活 (Clint Eastwood) 無視法紀執行私刑破案的行徑, 直把警方的調查和執法工作大大英雄化和娛樂化~ 反觀本片中那些查案者多年來不只徒勞無功, 個人生活和事業前途更因而大受影響, 而案件無論如何也得不出一個完滿的結局~
“Zodiac” 全片以高清數碼技術拍攝, 資料直接儲存在硬碟之中, 理應為 David Fincher 這完美主義者省下不少時間和金錢 (他向來以一個鏡頭重拍數十次馳名…)~ 不過無論科技如何先進, 畫質如何清晰, 也看不穿混沌紛亂的現實世界~
所以我覺得導演今次的重點不是想講單案,而是想講每個人只要沉迷於一種東西,都可以是一個美麗的影像。
英文版句tagline都幾應棍幾正: “there’s more than one way to lose your life to a killer”~ Graysmith最終都叫撈返一筆, Avery o個d真係跌o左落谷底~
我好鍾意你呢篇影評, 真係寫得好好, 香港對此片評論的文字更少, 彌足珍貴…
再談
re: 阿SUE
謝謝~ 你那篇寫的也很好~! 要讚這部”殺謎藏”幾乎就像是要替它辯護… 雖然導演那種對細緻的執著不變, 但畢竟這跟從前那些扭橋扭到盡的故事很不一樣~ 我又想, 假如這部拍於”七宗罪”之前, 普遍觀者的評價可會更偏向負面?
要是有空也請看看這篇 (還有超長的討論!)~
[...] 大衛芬查 繼不斷翻挖證據和資料的 “Zodiac” (殺謎藏, 2007) 後, 再次挑戰一部極多對白的電影~ [...]
[...] 在同樣長篇大論的 “Zodiac” (殺迷藏, 2007) 證明, 在資訊過剩的現實世界尋找真相是一件非常困難, 消磨心志的苦差; [...]